民众心声:我们究竟还能吃什么
商务部说,美国的补贴对中国相关产品出口造成贸易壁垒,要求美国取消这些补贴措施。
光伏组件龙头企业之一的晶科能源副总裁施尚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晶科能源开发国内市场比较晚,但是发展得很快,而且现在发展得很好,所以得到不少西北大型电站的订单,比如今年全国最大的光伏装机项目甘肃省张掖市的50MW光伏电站的订单。中国的光伏产业要健康发展,就必须培育国内市场,如果市场、核心技术全部在国外,中国光伏产业就不会有竞争力。
受光伏贸易战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今年所有的光伏组件生产商都不太好过,西北的订单给了晶科很大的支持。所以西北发展大型光伏电站必然给输电带来压力,再加上光电的不稳定性,并网难问题也就天然存在。孟宪淦表示:但是现在地方政府发展光电站的积极性很高,各地纷纷上马,先把电站建起来放在那里,要并网、要补贴,这样种种不和谐的问题就产生了。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日前在2012中国光伏产业领袖峰会上表示,青海、宁夏、甘肃等地建设了一批大型光伏发电站,但总体来看,大型电站的建设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也缺乏制度创新,近期不应以大规模建设大型电站为主,必须要开放用户端的市场,支持用户自主地建设光伏系统。施尚林说:第一步是大力发展蓄能系统,改变目前的铅酸电池,大力发展锌电池,不是几瓦几千瓦地建设,而是一次建设多少个兆瓦把所有电力全存起来,确保调控力度。
孟宪淦表示:我国的光伏组件产量甚至超过了全世界的装机容量,现在出口受阻,怎么办?总得有条出路吧。效率太低,这实际上就是资源浪费。对于政府充当风投、用财政托底的行为,知名财经评论人叶檀表示,发展高科技,需要的是民间投资,是真正的形成上下游链条的风险投资,而不是国资银行,不是政府补贴上市圈钱。
过去在许多场合,施正荣亮相时总是标配一句台词:没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就没有尚德公司今天的成功。可以确定的是,不论是无锡尚德,还是先垮一步的江西赛维,巨头的坍塌都散发出强烈悲观的行业讯号。不久后,又有一笔5000万多元的低息贷款进了公司的账户。早间,一位熟悉情况的圈内人对记者如是说。
素以高调、强悍作风示人的光伏明星施正荣选择了隐退几天前的这则消息一经爆出,迅速在光伏的冰封世界燃起火星:这场标杆企业的人事地震是否意味着最后一个精神支柱的轰然坍塌?今早有消息人士对记者透露,埋下这颗临危换帅的深水炸弹的,是政府欲将其国有化的冲动。记者统计发现,目前约有18个省打造光伏基地,100多个城市将太阳能作为支柱产业。
其中,宁夏石嘴山专案预计总投资为80亿元人民币。这么一大笔迫在眉睫的欠款,除了由不能眼看公司破产的无锡政府兜底,实在想不出还有其它救赎方式。曾经风光无二的施正荣,如今夹在难以为继的企业经营和虎伺已久的地方政府之间,或许激流勇退是最妥善的解决方案。2009年,它分别与陕西省政府、青海省政府、宁夏石嘴山市政府和四川省攀枝花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在上述四地分别开发300兆瓦及各500兆瓦的光伏并网太阳能项目,总量达1800兆瓦。
早在2000年,从澳洲回到无锡打算创业淘金的施正荣口袋里只有40万美元,小天鹅集团、无锡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山禾制药等8家当地国企为他凑到了600万美元,背后如果没有政府的力挺游说,显然是天方夜谭。遗憾的是,在光伏集体消停的当下,这恰是一笔秋天过后清算的烂账。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至2011年的5年间,尚德给亚洲硅业的预付款近7000万美元。那么,这笔账又会何时清算?。
如果说美国等国是用风险投资,全民办高科技,那么目前我国的体制是政府国有银行出钱,办高科技,这样的举国体制成本高、风险不可控,即使产生一两个高科技企业,最后成为形象工程的可能性极大,只供观赏。一时之间,无锡模式被作为经典范例,为各地称颂。
有媒体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称,施正荣涉嫌长期将尚德的利益输送给其实际控制的一家多晶硅企业,侵害尚德股东权益,如今的隐退实乃 金蝉脱壳。与当年发展半导体业如出一辙,各级地方政府对太阳能项目的招商引资使出浑身解数,包括优惠上网电价、土地政策的打包组合等等。
政府曾投数亿元当初为了招商引资,地方政府没少给尚德政策,不管是税收优惠、拿地折扣,还是融资支持,现在新能源已经是无锡这座老工业城市的亮丽名片,无论如何不能坐视它被 撕掉。今年7月底曝光的担保欺诈案,则成为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公司财务:尚德必须在明年偿还约5.4亿美元的债务,如果被迫履行所有的贷款担保,该公司还将进一步欠下近6.8亿美元的债务。很多地方其实没有配套,就是盲目上马,比如说氯碱,后面的有机化合物、副产物怎么处理,如何排污,对环保承载能力如何考量等等都值得反思。如出一辙的是,赛维掌门人彭小峰设立公司之初也曾面临融资困境,财政年收入仅为18亿元的新余市就给彭小峰提供了2亿元的贷款作为项目启动资金。不过,此时正值尚德短期偿债能力告急且身陷5.6亿欧元反担保骗局的危情时刻,想要全身而退之前,施正荣还有诸多烂摊子需要给投资者一个说法。政府的动作频频似乎恍然回到了十多年前,只不过当时与银行沟通的命题是:怎样帮尚德争取到贷款。
尚德要还清越来越多的到期债务,只有国有化一条路,但国有化之后,还有施正荣什么事?不如先退。若梳理尚德发展史,地方政府的推手便一路出没。
此前也有媒体报道,目前无锡市政府已着手,通过与各债权银行沟通,建议银行不对尚德电力进行抽贷、收贷,并给予合适的展期,力图缓解尚德电力面临的债务压力。2002年,草创的尚德亏损700余万,到了把进口硅棒切割变成内销产品的田地,正是地方部门出面协调,5000万元担保资金令公司借以喘息。
退出成为最后一张牌繁华轻易过,转眼到了 算账的时候记者从21日举行的2012中国国际光伏产业发展论坛上获悉,今年上半年,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首次出现下滑,幅度达31.49%,受美国的双反调查、欧债危机以及山雨欲来的欧盟反倾销立案影响,下半年的光伏出口形势或更加严峻。
业内人士建议,面对不断到来的双反贸易战,需要企业在开拓新兴市场的同时,更加积极准备应诉,力保传统市场。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副所长洪瑞江表示,当初美国提出对华光伏关税制裁时,业内不认为会对中国光伏业造成太大的影响,反而更担心的是欧盟会跟随,这次却不幸言中了。广东省太阳能协会常务副会长郑乐朋认为,欧盟的反倾销是出于经济与政治的双重需要。建议企业在开拓新市场的同时,首先做好应诉欧盟反倾销调查的准备,力保传统市场。
[page]欧盟反倾销立案可能加速 建议企业做好应诉准备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21日表示,从欧盟反倾销的历史情况来看,如果有相关立案申请被提出,欧盟立案的可能性非常大。另外,美国商务部也于近日公布商品进口数据,数据显示,6月份美国进口中国太阳能产品总值为996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415亿美元下降近60%,这是继5月份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出口额下降20%后出现的更为严重的下滑。
近年来中外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而频繁出招的双反剑,不排除是政治经济综合因素角力的产物,亦或是欧美经济不景气而转嫁需要的结果。然而,也有专家认为,国内市场的需求是有限的。
并且,由商会联合国内企业的光伏代表团近日在德国、比利时等国进行游说,希望争取更多反对立案的力量,但从目前欧盟各方的表态来看,欧盟立案的过程有可能会加速。孙韵琳说,中国光伏企业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除欧美外,有许多新兴市场都有巨大的光伏应用市场的潜力可挖掘,特别是中国国内目前的光伏应用总量较小,要加速国内市场的启动。
据悉,印度光伏电池制造商已多次向印度商会提交反倾销申诉书,但由于产品范围界定方面存在问题,印度政府已经让申诉方进行了多次范围修改,很可能于近期提起对华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根据中国光伏的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我国的装机容量将超过20GW,目前是保持每年3G-5GW的增长速度,而2011年和2012年我国光伏产能已经达到35GW和40GW,这样看,光靠国内市场的消化是有限的。对可能到来的欧盟立案,虽然会对行业的出口数据造成一定影响,但欧盟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压制中国光伏业,更多的是欧债危机、中欧贸易摩擦综合因素影响下的结果。愈演愈烈的贸易摩擦成为中国出口的巨大障碍,而中国的光伏出口企业也成为美欧等国对华双反贸易战和政治经济危机对外转嫁的牺牲品。
另外,阿根廷、巴西也分别对进口自中国的眼镜和台扇产品开展了反倾销调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主任陈惠清分析指出,今年上半年光伏出口从量来看,略有下降,但降幅不大,为0.03%,出口额的下滑,一方面源于光伏产品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下跌,但更主要的是受欧债危机、需求紧缩的影响,下半年中国光伏出口仍将受到严峻挑战。
贸易摩擦升级 经济不景气筑起美欧贸易壁垒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外贸易摩擦增多严重影响了我国近期对外贸易的出口形势,而近年来,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更是频频发生。但是由于当地人力成本难以控制,产品价格偏高,在纯粹的市场竞争中没有竞争优势,如今又面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德国、意大利都纷纷削减了对本国光伏产业的补贴份额,出于转嫁欧债危机,保护本地区光伏企业的目的,他们不得不这么做。
从出口市场的分布情况来看,1-6月,中国对欧洲市场的出口总额同期下滑37.09%,其中对意大利出口下降76.5%,对德国出口下降50.7%,德国已从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第一大国下降至第三位。陈惠清表示,面对一轮轮的贸易摩擦战,国内企业需要提前做好应诉准备,有些企业觉得自己的出口量不大,认为应诉和不应诉都没太大关系,这是一种误解。